琉璃这个词也许我们平时常有听到,但是她是怎么来的?什么才是是琉璃呢?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一种烧制材料,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年代,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和东汉时期,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,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,所以民间很少见。
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(金银、玉翠、琉璃、陶瓷、青铜)、佛家七宝(据般若波罗多蜜心经记载,七种宝物为 “砗磲、金、银、玛瑙、珊瑚、琉璃、琥珀”)之一,到了明代最早的制法已基本失传.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,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,所以被称为药玉。《明制》载: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,四品以上才有。
琉璃是用水晶母为原料。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。生产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,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。现代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,其流光溢彩、变幻瑰丽,是东方人的精致、细腻、含蓄体现,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。
琉璃从酝酿,创意,设计,雕刻,燃烧,雕琢…..几十步的工序,制作工艺相当复杂,火里来、水里去,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,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,相当费时,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,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。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,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。仅出炉一项,成品率就只有70%。更关键的是,古法琉璃不可回收,不象金银制品,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,十数天、几十道工序,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。琉璃,一件古老的艺术与人文结合的产物,它已承载着悠远的文明的神韵,它已寄托创造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叹,创造者和它息息相通….它已是可说话的单个的生命体,它不可修补,它不可机械化简单的复制!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在述说着一种格调,一种与生俱来的格调。
当琉璃的色彩斑斓,划空而过时,原来非此即彼的问题竟能奇妙的结合。琉璃像多棱镜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,可以折射出不同的绚丽,与精致的服饰缔造出千变万化的组合,组合着梦幻的魅力.不须为搭配发愁,根据你的需要订身打造美丽,这不神奇吗?
以下琉璃鉴赏图片:
点此赏析更多迷人琉璃饰品
更多珠宝故事
(部分网络收集)